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黄仁勋的炸鸡盛宴:AI、合作、野心以及桌旁美女

Kkanbu Chicken炸鸡店因为黄仁勋火了,该店于近日在其门口挂出一块新招牌:“仁勋吃过的炸鸡,智慧加倍。

几日前的炸鸡聚餐场景仍然在社交媒体上被粉丝们津津乐道:黄仁勋、三星会长李在镕、现代汽车集团执行会长郑义宣并肩而坐,几盘炸鸡和几杯生啤成了他们的“非正式晚宴”。

而那位在照片里笑着递筷子的美女翻译也因为出现在黄仁勋旁边成为了热搜人物,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真的吃得很认真,还问我油温是不是自动控制的,也许他在思考另一个AI模型。”

在时隔15年再次踏上韩国土地,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访韩不是一次普通的到访。它是一场跨越科技、产业与国家战略的合作。

在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高峰会周期间,英伟达与韩国政府联合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合作计划:从基础设施到“实体AI”场景应用,全面推动韩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的重要节点。

26万块GPU与一场国家级AI跃迁

根据韩国政府公布的计划,未来几年内将采购超过26万块英伟达GPU——规模堪比中型国家的AI算力总和。其中,约5万块GPU将用于公共项目,包括建设国家级AI数据中心、支持大型基础模型训练与科研应用;其余20多万块,将流入三星、SK、现代汽车、Naver等韩国科技巨头手中。

“这不仅仅是硬件采购,这是国家级的AI基础设施战略。”一位韩国ICT政策研究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韩国正在用英伟达的计算平台,重塑其数字制造与创新体系。”

事实上,韩国的“AI国家队”早已准备多时。自2023年以来,政府已推动“AI半导体战略”“智能制造2030”“数字新政”等多个专项。此次与英伟达的深度合作,意味着算力、算法与产业的三方合流

黄仁勋在峰会上形容韩国为“全球最具工程精神的国家之一”,并强调“AI不会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合作——正如我们今天所见,AI与韩国制造业正在融合为新的生命体。”

三星:从芯片到智能网络的“AI工厂”

在所有合作方中,三星电子无疑是最具象征性的伙伴。这家全球科技巨头宣布,将与英伟达共同建设一座“AI超级工厂”,利用超过5万块英伟达GPUOmniverse数字孪生平台,打造一个能够实时预测、分析与优化生产的智能制造网络。

“这座工厂将是半导体制造的AI操作系统。”三星负责人工智能战略的副总裁在会上表示,“从设备维护、良率预测到能源调度,AI都将实时决策。”

这并非三星与英伟达的首次牵手。两家公司合作已有25年,如今正共同开发HBM4内存芯片,为下一代AI计算提供能量核心。英伟达在AI芯片的算力巅峰上领跑,而三星则在记忆体供应与制造工艺上巩固其“硅基引擎”的角色。二者合力,不仅是在做生意,更是在打造AI时代的技术底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是AI-RAN(人工智能无线接取网)。英伟达将与三星、三大电信运营商(SK Telecom、KT、LG Uplus)及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共同开发AI驱动的移动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可在基站层面通过AI调度频谱、降低功耗——这意味着通信网络将从静态配置走向实时自优化

“AI-RAN是6G的先导形态。”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在声明中指出,“它将让无线网络具备自主学习与能源优化能力。”

行业智能化正在进入新的AI时代

现代汽车集团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同样在迎头赶上AI变革,这家老牌制造商正以“智能工厂”与“实体AI”为关键词,尝试让生产线具备学习能力。与英伟达的合作包括三大核心方向:自动驾驶与软件定义汽车(SDV);智能制造系统;机器人与AI控制平台。

双方将使用5万块Blackwell GPU来训练和部署AI模型,并在韩国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黄仁勋在发布会上引用了汽车工业的未来愿景:“从设计、制造到机器人系统,AI正在重写出行方式。我们与现代携手打造的智能汽车与智能工厂,将塑造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产业新图景。”

在蔚山工厂,现代已经部署AI视觉系统来实时监控生产质量;而在其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的支持下,“自动学习型机器人”正在工厂车间与人类协同工作。这些场景正在让“实体AI”从概念变为现实。

在AI生态的另一端,算力与云端是这场合作的隐形主角——SK集团计划与英伟达共建亚洲首个企业主导的制造AI云端平台。该平台将基于英伟达的Omniverse与DGX Cloud技术,服务政府、公共机构及国内新创企业,推动从半导体制造到能源调度的“AI孪生工厂”落地。

与此同时,韩国科技巨头Naver也宣布与英伟达携手开发“实体AI(Physical AI)平台”,目标是让AI系统直接在真实世界的工业场景中运行。“Naver Cloud将把AI部署到半导体、造船、能源与生物技术等核心行业,”Naver创始人李海鎮表示,“就像汽车产业正转向软件定义,AI也正从虚拟世界走入物理世界。”

这句“实体AI”定义,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英伟达新战略的核心逻辑:

AI不再仅仅存在于模型与云端,而是进入机器人、车辆、工厂——进入现实。

从地缘到生态:AI的“东亚共振”

维端网观察,黄仁勋的访韩,放在更大的地缘框架下看,更显微妙。就在数天前,美国、日本与韩国刚签署一项涵盖AI、半导体、量子计算、生物技术与6G的三边技术合作协议。英伟达此行,无疑与这一地区新科技格局的重塑息息相关。

韩国希望借助英伟达,强化自身在全球AI产业链中的节点地位——既是算力中心,又是制造中心;而英伟达则借韩国这个“东亚创新前哨”,拓展其“实体AI”战略的版图。

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英伟达正在从一家芯片公司,变成‘智能世界的操作系统’。而韩国,正在成为这个操作系统的东亚版本。”

有趣的是,在股价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首家达此高度的上市公司后,黄仁勋在首尔仍刻意淡化外界对“AI泡沫”的担忧。

“我们不是在经历泡沫,而是在经历工业革命。”他强调,AI的真正潜力在于“与现实系统的融合”,无论是能源、制造还是出行,都在迎来AI的物理落地阶段。这也是英伟达如今战略的关键:

  • 虚拟智能(Virtual Intelligence),走向实体智能(Physical Intelligence)
  • 从提供芯片,走向提供完整的计算、仿真与执行平台;
  • 从软件定义世界,到AI定义现实。

结语:一场产业文明的重组

如果说硅谷发明了AI的算法和算力,那么韩国正在为它提供一个真实可运行的工业生态。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英伟达不仅是硬件供应商,更像是全球AI基础设施的“建筑师”;而三星、现代、SK与Naver,则成为这座AI城市的“承包商”。

正所谓:“物理AI时代正在到来。”从半导体工厂到智慧城市,从自驾车到6G网络,AI正在为整个东亚工业机器注入新的灵魂。而这一切,或许就从黄仁勋重返韩国的那个星期开始加速。

✅ 复制成功!快去朋友圈粘贴发送吧!
✅ 链接已成功复制!
赞(1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维端网 » 黄仁勋的炸鸡盛宴:AI、合作、野心以及桌旁美女

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联系我们关于维端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