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基础软硬件生态,正在从“可用”走向“好用”。日前,达梦数据与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兆芯新一代开胜 KH-50000 服务器处理器平台,在技术协同、联合优化、场景验证及市场推广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这一动作,标志着信创产业链中的数据库与CPU环节,正进一步从兼容互认走向性能共建。

在信创体系中,数据库长期被视为应用生态的“地基”。达梦数据库是国内较早实现从架构、内核到算法全自主研发的厂商之一,已在政务、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形成批量部署。而兆芯作为国产通用处理器代表,其开胜系列 CPU 采用 x86 架构自主实现路线,兼顾软件生态兼容性与本地化算力的提升。此次合作的 KH-50000 属于兆芯最新一代服务器芯片平台,定位中高端数据中心和企业核心业务负载,具备多核高频、高带宽和更优能效比等特征。
性能共建:从“可跑”到“好跑”
业内人士指出,达梦与兆芯的合作焦点不在“签约”本身,而在“适配深度”和“性能兑现”。此前,信创生态多停留在“适配可跑”的阶段,即系统和数据库能够在国产CPU上运行,但性能、并发、能效仍与国外平台存在差距。双方在 KH-50000 平台上进行数据库内核级优化,有助于提升事务处理速度与并发性能,缩短延迟,为行业用户提供“可替代”的真实体验。
从应用场景看,兆芯与达梦的合作将优先落地政务云、金融信创及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场景。据接近双方的人士透露,双方正在联合构建面向 KH-50000 平台的性能评测体系和测试用例库,以验证在 OLTP、OLAP、混合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后续计划还包括推出联合解决方案包,面向主流行业ISV和系统集成商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创产业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生态建设的主线正在从“兼容性验证”转向“应用体验”。过去几年,以飞腾、鲲鹏、兆芯、龙芯为代表的CPU厂商均与主流国产数据库厂商建立了兼容关系,但真正能实现性能优化、资源协同的深度合作仍属少数。达梦与兆芯的合作,正体现出国产算力体系向纵深推进的趋势——软硬件之间不再只是生态伙伴,而是在算力层、IO优化、指令集调优等底层协同。
从市场层面看,这一合作也具有信号意义。过去两年,政务与金融行业信创项目逐步进入验收和性能比测阶段,客户对数据库和CPU组合的性能、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兆芯希望通过与数据库核心厂商绑定,强化其在通用计算领域的竞争力;而达梦则借助新一代CPU平台的性能释放,进一步提升在中高端业务系统中的份额。
信创生态的“下一公里”
在信创产业经历从“可替代”到“规模化”的过程中,软硬件厂商间的合作逻辑正在发生转变。过去,兼容测试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而如今,性能、功耗、稳定性与生态连通性,正成为竞争新标准。
数据库与CPU之间的协同优化,是信创体系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不仅需要厂商在底层架构上互通信息,更考验双方对操作系统、中间件及行业负载的长期理解。兆芯与达梦的合作,某种意义上是国产基础技术从“政策驱动”向“性能驱动”过渡的一个缩影。
在市场层面,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与行业客户性能意识的觉醒,信创产业的“下一公里”将由真正能提供稳定性能、成熟生态和工程化支持的厂商来定义。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能上榜”,而是谁能在关键业务场景下稳定运行、交付成果。

维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