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渗透企业安全体系的当下,托管安全(Managed Security)正迎来一场结构性重构。
近日,总部位于美国安全初创公司 Daylight 宣布完成总计 4,000 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由 Craft Ventures 领投的 3,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Bain Capital Ventures、Maple VC 以及多位网络安全领域知名创办人也参与了本轮投资。

这笔资金将用于 加速 Daylight 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并推进其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路线图,重点包括「身分威胁响应」与「云端工作负载保护」等模块的开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Daylight 的崛起不仅代表着以色列安全技术的延伸,更是 AI 驱动的 托管安全模式(MASS) 正在取代传统 MDR(Manag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体系的信号。
AI 改写托管安全:从“代管防御”到“智能代理”
Daylight 的核心创新在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类别——托管代理安全服务(Managed Agent Security Service,MASS)。其理念是通过「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与「分析师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塑传统安全运营中心(SOC)的流程。
这一模型允许人工智能代理在企业混合环境中自动执行调查、分析与响应任务,安全分析师仅需在关键节点进行决策监督。据公司介绍,该平台可将误报率降低高达 90%,并显著压缩平均响应时间(MTTR),减少运维成本。
相比传统 MDR,Daylight 的 MASS 模式更像是一种 半自主安全运营体系。它通过快速部署与代理式 AI 框架,使安全团队在不增加人力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持续防护。这一点,正击中当前网络安全市场的两大痛点:
- AI 攻击日益复杂化:从钓鱼到社工攻击,AI 工具使攻击更具针对性与自动化。
- 安全人才持续短缺:据 (ISC)² 统计,全球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口仍超过 400 万人。
正如一位业内投资人所言:“AI 安全的第一波红利,不在防御模型,而在运营自动化。”Daylight 正是在这一逻辑下切入市场,通过 AI 代理替代重复性任务,实现从“人盯屏”到“机管网”的转变。
资本逻辑:AI 安全的下一个增长支点
Craft Ventures 的领投并非偶然。
这家以投资 SaaS 与云基础设施闻名的基金,早在 Datadog、Panther Labs 等安全基础设施公司中就展现出前瞻眼光。其合伙人指出:“企业安全支出正在从被动防御转向智能化运营,Daylight 的 MASS 模型是这一转型的底层逻辑。”
这笔融资的意义不仅在于金额,更在于市场预期的转向:
过去十年,网络安全的投资热点集中在「检测」与「防护」层,如终端安全、身份访问管理、威胁情报等。但随着企业 IT 架构云化、AI 化,资本正在寻找下一个能形成平台级杠杆的领域。
托管安全 + AI 被认为是最具可扩展性的方向。
Bain Capital Ventures 一位合伙人曾表示,在当前经济周期中,企业安全预算更倾向于“可节省人力、能与云环境集成”的解决方案。换言之,AI 自动化安全平台正在取代高人力依赖的传统托管模式。
Daylight 的技术路径契合了这一趋势。其平台以“智能体(Agents)”为核心,可以在不改变企业架构的情况下快速集成不同数据源与安全系统。这使得 MASS 模型具备高度可复制性,能够在中大型企业间实现规模化部署。
以色列安全基因与美国市场落地
从 Check Point 到 Wiz,再到 SentinelOne,以色列的 8200 部队体系孕育了大量全球顶尖安全企业。
Daylight 创始团队同样出身于这一体系,其技术基因深植于“以数据驱动威胁情报”的理念。然而,与多数以色列安全公司早期侧重技术导向不同,Daylight 从创立之初就面向 美国托管安全市场,强调“运营自动化”与“服务落地能力”。
这背后是一个清晰的商业判断:美国市场的 MDR 解决方案已高度饱和,但 AI 驱动的安全运营服务仍属早期阶段。根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超过 60% 的安全运营中心将部分依赖人工智能代理执行调查与响应任务。
Daylight 已在美国和欧洲建立客户基础,涵盖金融服务、零售与制造等行业。该公司表示,新一轮融资将加速其在北美的渠道扩张,同时推动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生态整合。
评论:MASS 模式的真正考验在“监督”而非“自动化”
从商业层面看,Daylight 的价值在于“让 AI 真正落地到安全运营体系”。
但这类 AI 驱动安全平台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如何平衡自动化与人工监督之间的边界。
在实际操作中,AI 代理的误判或过度响应可能造成新的风险。例如,自动阻断关键业务流量、误报内部通信等问题。Daylight 的系统采用“双层控制机制”——AI 执行初级调查与决策,分析师在关键处人工确认,以降低这一风险。
正如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未来 SOC 的竞争,不在算法,而在‘协同结构’——AI 与人的交互设计将决定平台的安全上限。”
这也意味着,MASS 模式并非单纯替代人力,而是通过智能化协同提升运营效率。资本看中的,正是这种能带来持续性现金流的服务形态:它像 SaaS 一样可订阅,却能在客户安全体系中长期嵌入。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Daylight 所代表的趋势,正是安全行业在 AI 时代的“CrowdStrike 时刻”。
如果十年前 CrowdStrike 以云端终端防护开创了 MDR 模式,那么今天的 Daylight 正在尝试以 AI 代理重新定义托管安全的边界。
面对攻击复杂化与人力短缺的双重压力,AI 安全从技术热点走向商业模式创新已是大势所趋。资本的 4,000 万美元押注,不只是对一家初创公司的信任,更是对未来安全运营形态的一次集体投票。

维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