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科大讯飞回应投资者疑问:公司与摩尔线程在AI领域有良好生态合作

近日,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在投资者提及“股价长期承压、大模型竞争加速、国产算力如何突破”等问题时,回应称,与摩尔线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在人工智能领域始终保持良好合作”。

在当下国内人工智能(AI)与算力自主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底层硬件/算力+上层算法/应用”协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之际——这一表态反而释放出不少值得深入解读的战略信号。

首先,从合作实质来看,科大讯飞与摩尔线程的合作并非抽象构想。

早在今年 6 月,二者就携手江苏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于无锡惠山区启动“AI教育”生态建设项目:依托摩尔线程的国产算力技术与智能终端设备,结合科大讯飞在智慧教育方面二十余年积累的教学方案与工具,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

在 9 月,该项目进一步落地为“基于 AIBOOK 算力本”的AI教育实训基地——该基地部署了百余台设备、配备科大讯飞“星火智慧黑板”、AI教学数字人、配套课程体系,体现出硬件+软件+应用场景的一体化落地。

基于这一已公开的案例,再回头看“始终保持良好合作”这一声明,它至少传递出三个层面的战略意义:

算力自主与生态协作:在当前全球 AI 算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摩尔线程作为国产算力参与者,其与科大讯飞合作便凸显“国产算力与国产应用/算法”的协同路径。科大讯飞虽在语音、教育、政务等 AI 应用领域具备较强积累,但在底层硬件/加速器等方面一直“算力外部依赖”的风险仍在。此次合作意味着科大讯飞愿意并正在通过与摩尔线程一道,强化其在教育等场景中的算力自主能力。

从战略合作向商业化落地迈进:真正有意义的不是一句“保持合作”,而是看合作是否能在落地层面产生商业价值。从教育项目落地来看,双方已搭建起“教育场景 + 国产算力设备 + 教学方案”的闭环。这有利于科大讯飞将算法与服务产品化、规模化,同时通过摩尔线程所提供的终端或算力设备降低成本、增强可控性。若这一模式可向其他场景复制,对双方都是扩张型的战略资产。

向投资者释放信号:对于科大讯飞而言,目前其所处的大模型、AI 应用、教育服务等赛道竞争激烈,估值压力与行业预期之间有不少落差。通过强调与摩尔线程“良好合作”,公司实际上在告诉市场:我们不仅在上层算法/应用发力,而且在底层基础设施上有布局,不仅靠买算力、租算力,而在构建可控的生态。这在国内政策提倡“算力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是一个正面信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已有教育项目落地,合作细节尚未全面披露,包括商业模式、分成机制、硬件成本与投入、应用规模化推广程度等。因此,从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收益的“兑现路径”仍需观察。

再者,在算力硬件以及终端设备这一环节,科技迭代迅速、成本高企、竞争激烈。摩尔线程若不能显著突破其产品在性能、能耗、成本、生态兼容性方面的瓶颈,那么科大讯飞所期望的从算力协同中获益,也可能受到拖累。且教育只是众多 AI 应用场景之一,若双方不能进一步向政务、医疗、企业服务等更大市场延伸,合作的规模效应或仍受限。

最终,这次“保持良好合作”的声明虽然简短,却在产业趋势中意味着:科大讯飞在加码算力生态建设,而摩尔线程则不仅聚焦硬件,还在教育、场景应用中寻求生态伙伴。若双方能将教育场景中的合作复制到更广的平台、将技术协同演化为可规模商业模式,这将成为推动国产 AI 从“跟跑”向“领跑”迈进的有益尝试。否则,尽管合作名义响亮,但是否能真正改变各自的成长路径、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还需时间来检验。

总而言之,科大讯飞与摩尔线程的携手,值得作为国内 AI 产业链“算法/应用+算力/硬件”协作模式的一个示范。对于观察者而言,建议持续关注以下三条:其一,双方下一步合作的具体落地场景会否延伸至更大市场;其二,合作涉及的算力设备、终端成本、效率提升情况如何;其三,科大讯飞是否能够借此提升自身商业化能力、改善盈利结构。

赞(1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维端网 » 科大讯飞回应投资者疑问:公司与摩尔线程在AI领域有良好生态合作
分享到

AI与科技出海生态平台

联系我们关于维端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